“四力”同向引才到基层
立足本地挖潜力,创建育才“孵化器”。建立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成立“农业科技孵化器”,为农业人才提供创投评估、项目开发和产品推介等综合性服务,集聚农业科技人才100多人、农业企业20多家。建立洛阳创业园、海丝两岸青年三创基地等众创空间,设立大众创业发展基金,引导大中专毕业生等返乡做“创客”,已发放“创业贷”86笔,总计2102万元。全面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重点培育140名种养大户、技术能手和农技推广骨干人才。
灵活方式借外力,打造引才“小高地”。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柔性引进中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院所20多名农业专家,与区内企业合作农业科技实验项目。引导高校院所等科技人才通过挂职、兼职等方式,深入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乡村振兴重点发展领域开展服务,全区共有市级以上科技特派员27名。依托异地商会招商办事处设立人才工作站,着力引进一批有技术、有项目、有资金的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归创业。
深化改革激活力,搭建用才“大舞台”。深入推行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实施泉台人才交流合作等4类人才重点项目,将具有创新性、示范性、探索性的人才工作确定为13个项目推动实施。建立基层倾斜机制,对有基层服务经历、工作业绩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在职称评审时优先推荐申报。坚持“适用、精准、科学”导向,分行业分领域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稳妥推动玖龙纸业、舒华体育等6家试点企业自主评价人才39名。
优化环境增引力,形成留才“强磁场”。推动建设德润产业园、立亚新材等8个“人才之家”,打造建利达“党建+人才”双融合服务中心、玖龙纸业“党群人才服务中心”等阵地,不断增强人才归属感。组建各乡镇、区直涉才部门、区行政服务中心、用人单位和行业协会商会等5支“党建+人才”服务队伍,坚持靶向服务,明确服务清单、服务事项,确保服务直通“末梢神经”。探索智能人才服务模式,升级行政服务中心线上线下一体化人才政务服务,推行人才人脸识别服务,提升人才办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