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国工匠事迹走进中小学教材
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呼唤高技能人才。近年来,工作报告多次提及工匠精神。今年的工作报告提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作为来自生产一线的工人代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车首席技能专家郭锐对如何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一直在思考。
“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等技术的应用,对技能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1997年,郭锐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从事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制造。20多年来,郭锐经手时速200公里到35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从“和谐号”到“复兴号”10余种型号高铁列车转向架装配工作,独创10余项绝技,解决了大量技术难题,为高速动车组的高质量制造作出突出贡献。立足一线实际和行业高点,郭锐强烈呼吁:“一定要站在未来,审视、加强今天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制造业发展注入更多技能动力。”
这几年,围绕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郭锐作了大量调研工作。他表示,这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技术工人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出台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环境持续改善。“去年,我国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蝉联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第一,这一亮丽的成绩单折射出技能人才成长的土壤越来越肥沃。”
但他也发现,由于受传统观念、机制等影响,学技能、当蓝领在全社会还不是那么“有面子”,技能人才的职业荣誉感不强,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发力破解。“我们必须在厚植大国工匠成长的文化基因上下功夫,让崇尚劳动、崇尚技能成为民族气质的一部分。”郭锐表示。
“教材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摇篮。建议有关部门把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写入我们的中小学教材。”郭锐表示,近年来,为了弘扬工匠精神,社会各界作了很多努力,挖掘宣传了大批技艺高超、贡献突出的高技能领军人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还需要从娃娃抓起。通过教材这一载体,可以从源头上破除陈旧的观念,滋养、产生更多大国工匠的后备军。
此外,要完善技能人才表彰体系。郭锐建议,在层面,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对高技能人才进行表彰,进一步提升技能人才的荣誉感和影响力。各地需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加大对技能人才发明成果、操作绝技等的表彰奖励,覆盖面要更广一些。“构筑起一套荣誉体系,不仅能让技术工人树立起不断奋勇前行的职业理想,更能让全社会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氛围更加浓郁。”
“我和一些获得过很多荣誉的技能大师聊天,他们最怕问的就是待遇。”技能人才的舞台在企业。郭锐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企业都很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但在一些企业中仍然没有为技术工人制定完整的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制度体系,即使是在国内、省市广泛宣传的技能高手,在薪资、资源配置等方面,与企业的管理人员、设计研发人员等仍存在一定差距。郭锐建议,要加大对《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等政策文件落地的指导、监督力度,确保好政策真正发挥作用。各地在塑造企业家精神时,要将工匠精神融入其中,更新企业家的观念,增进他们重视技能人才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
自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郭锐一直为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鼓与呼。2018年,郭锐提出了大力加强扶持技工教育的建议。2019年,他提出了为技工院校毕业生核发相应等级学历证书的建议。今年,他又提出了多项促进技能人才发展的建议。为充分反映技术工人的诉求,这几年,郭锐经常到企业收集一线技能人才心声。遇到复杂的政策问题,他苦心钻研,不搞清楚不罢休。“我来自一线,清楚技术工人所思所想,清楚产业需要。这是我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应尽的责任。”郭锐说。在为民履职中,一名大国工匠的担当尽责精神充分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