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磁吸”增“才”力
定向选派。从县直单位、乡(镇)选派659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深入18个乡(镇)286个村(社区)开展驻村扶贫。从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单位选派36名技术骨干、农艺师等人才,组成“技术顾问团”,通过驻村蹲点、搭建对接平台、培育产业项目等方式,到贫困村开展“点穴式”科技扶贫。从返乡创业人员、复退军人和大学毕业生中选聘村级党组织组织委员240名、村级扶贫信息员286名,协助村(社区)“两委”开展扶贫工作,补齐村级脱贫攻坚人才短板。
定向培养。坚持“定向引进+重点培养”,聚焦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人才扶贫领域,实施“智荟全州·融合共享”脱贫攻坚专项引才行动。围绕农村和农民需求、产业发展重点、农村管理难点、农技知识热点,推行“人才+贫困村+基地+项目+产业+培训”定向扶贫培养模式,开展“订单、定向、定岗”技能培训。搭建村、企、校多方培养平台,与广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和68家企业合作,选派扶贫优秀人才到高校进行中短期培训、到农村基层一线挂职锻炼、到企业跟班学习,定向培养脱贫攻坚急需人才。目前,已培养孵化扶贫管理型人才2700余名、企业经营型人才105名、产业带动型人才3200余名。
定向服务。建立县人才创业孵化中心,18个乡镇扶贫人才工作站,286个村(社区)扶贫人才服务点,形成县、乡、村三级扶贫人才联动服务体系。实施蚂蚁金服“智慧县域+普惠金融”项目,开通脱贫攻坚创业贷款服务“绿色通道”,鼓励和扶持各类人才自主创业。创新开展“人才下基层服务周”“办班进村、送技上门”等人才服务活动,引导各类人才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到贫困村创新创业。截至目前,创建脱贫攻坚“产学研用”示范基地23个,开发人才扶贫产业项目216个,帮扶贫困户发展“5+2”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6%,带富贫困户3843户1357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