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扶贫助力创业孵化园发展
➤毕业生多、贫困面大,警惕贫困大学生就业率低影响脱贫攻坚成效
➤贫困地区正处于加速脱贫攻坚阶段,蕴藏着大量就业潜力
➤关注贫困大学毕业生负面心态,合理调整就业预期,上好重要“就业课”
“每天都在招聘网站上不停刷新,但旅业的招聘信息太少,心里有些慌。”受疫情影响,贵州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贫困大学生刘小霞原本紧张有序的毕业节奏被打乱,最近她用“海投”方式在网上求职,但回复寥寥。
开学延迟、招聘萎缩、信息分散……今年高校毕业生求职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记者在贵州、湖南、陕西等多地采访发现,一些地方的贫困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亟待精准施策、拓宽渠道、有效引导,帮助更多贫困大学生兜牢就业底线。
这个“冬天”有点长
记者在多地高校了解到,今年毕业生人数增幅明显,贫困学生面广量大,他们能否顺利就业,影响着贫困家庭的收入。
以湖南为例,全省高校、中职共有51个贫困县籍的应届毕业生约15万人,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25%左右,其中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应届毕业生约5.5万人。
在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贵州民族大学等高校,记者了解到,建档立卡贫困毕业生占比超过30%,申请助学贷款、领取就业补贴等家庭困难学生高达50%以上,这一比例远高于贵州贫困人口占比。
一方面是毕业生人数增多,另一方面,因用工减少、招聘延迟,贫困大学毕业生感到了就业寒冬。
“目前,重点工程、规模企业复工率较高,但中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复工率仍处于低位,企业用工需求总量减少和用工结构性矛盾交织并存。”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拥贤说,疫情对商贸、餐饮、酒店、旅游、文娱、交通运输等行业影响较大,相关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
“学校组织线上招聘,对接联系的200多家企业中只有140多家响应,企业招聘愿望下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生工作部副部长丁虹说,部分企业明确表示因生产经营困难,暂时没有招人计划。
多位受访高校负责人说,因事业单位招考延后、企业招聘计划推迟,达成就业意向的人数明显降低。比如,4月初贵州各高校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的比例不到两成,远低于往年同期。
疫情期间,多地开展线上招聘,但记者发现,“线上热闹、线下冷清”并不鲜见,信息鸿沟增大了求职风险。
贵州民族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贺乾介绍,目前毕业生主要通过学校招生就业网站、微信公号、省市人才市场招聘网等线上资源获取就业信息,但信息雷同、多头发布等情况时有发生。
“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多而分散,无法精准‘投递’给学生。”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莫小平说,很多平台运营主体为第三方网络公司,对企业招聘等信息审核并不严格,给毕业生求职带来了风险。
招聘转入线上,选人凭一纸简历,也让一些操作性强的专业签约率降低。“学校、机构招考体育老师,需要展示足球、篮球、三级跳等专业技能,但线上招聘无法实现。”贵州师范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周玲玲说。
还有的贫困大学生因家中无电脑、手机没流量,遭遇求职困境。“制作简历、提交报名表、线上求职都只能靠手机或去别人家蹭电脑。”中部某本科院校贫困毕业生马东强说。
一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贫困生也对“云招聘”感到不适应。“对着镜头总感到紧张,网络卡顿也容易造成交流不畅,一连‘云面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中部某本科院校贫困毕业生冯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