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双创”平台 激活制造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三年培植计划”再次点燃了制造业的兴奋点。
截至6月底,我国制造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已达60.0%,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集群发展的制造业新生态正在形成。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制造业“双创”平台培育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底,围绕制造业“双创”平台要素汇聚、能力开放、模式创新、区域合作等四个领域分别培育一批试点示范项目,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由目前的60%提高到85%。
1、制造业迎来“双创”新契机
“近年来,制造业平台化、生态化发展趋势明显,产业竞争已从产品、品牌、技术等领域的竞争演变为平台间的竞争。”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表示,《行动计划》期望在制造业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新格局。
现实中,无论是建设面向制造企业内部的“双创”平台,还是面向社会的“双创”平台,都需要有效聚合技术、设备、人才、资本、市场等创业创新要素,形成一个在线化、共享化、市场化的“双创”资源池。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行动计划》将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产业聚集区落地,建设一批行业特色鲜明、品牌影响力强、带动作用显著的制造业“双创”示范区,形成制造业“双创”平台引领发展、地方积极参与、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的产业创新生态。
2、平台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制造业利润已经比刀片还薄了”,有的制造业企业更自嘲:“辛辛苦苦一辈子,不如在资本市场讲个小故事。”尽管出台很多政策文件,为制造业“双创”建设指明路径,但与国内对互联网企业狂热的追捧相比,制造业被持续冷落。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杨春立说:“中国大中小企业正在走一条融通发展之路,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注入活力,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制造业‘双创’平台是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关键载体。”
杨春立表示,谁掌握了平台,谁就掌握了产业生态体系的主导权。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双创”平台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机制的界限,正在成为技术联合攻关和人才培养的高地、资源协同与供需对接的载体,成为推动制造业“双创”生态化发展的核心力量。
3、平台建设不能停留在技术层面
尽管连续出台政策为制造业提振信心,但正如一位制造业人士所言,很多企业并不真正懂得“双创”平台的意义。因此,“双创”平台的真正落实及普及还需实践检验及时间的积累。
在“双创”平台被提出并实施的这些年,许多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对“双创”认识上的片面性和简单化。有的认为“双创”是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还有的认为发展“双创”就是搭建一个互联网平台,未认识到利用新机制、新模式去推动创新挖潜的力量,导致建设的“双创”平台只停留在技术支撑层面,未能有效激活企业活力。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说,构建基于制造业“双创”平台的制造业新生态已成为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未来两到三年将是平台发展的重要窗口期,需要在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平台建设、应用推广等方面抓紧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