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申即享”有力度
“以往就业困难人员办理社保补贴,手续比较繁琐,享受三年的补贴需到社区申报6次。现在方便多了,一次也不用跑。”提起人社服务的新变化,前来办事的群众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湖北省襄阳市人社部门聚焦“服务发展、提升效能”主题,持续扩大“无申即享”改革成果,在全省率先启动社会保险补贴发放“无申即享”服务,实现群众不用跑腿即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资金直接到账。
改革再推进,探索社保补贴发放新路径
“这种服务方式太贴心了,不再像以前一样,操心每半年就要申报一次。今后不用申请,社保补贴直接打到卡上。”襄城区檀溪社区居民夏小燕高兴地说。
夏女士今年47岁,属于就业困难人员,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申请灵活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按照以前的办理流程,她每年7月和12月都需要到社区递交补贴申请资料,申请三年的补贴就需要到社区交6次申报资料。
“无申即享”模式实行后,她一次也不用跑,襄阳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便通过社会保险信息共享,提取了她的缴费记录,确定她享受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期限和金额后便将补贴资金直接打到她的账户上。
今年以来,襄阳市人社部门结合开展“服务年”活动,把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办事流程作为优化营商环境重要内容,把就业困难人员申报社保补贴等一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作为突破口,启动“无申即享”服务新模式。按照“老人全面实施、新人逐步推进”的原则(“老人”是指正在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人员,“新人”是指申报补贴的人员)全面推行,实现了就业困难人员不再跑腿即享受社保补贴,用有力度的改革来提升服务效能。
流程再优化,打通便民服务快车道
“‘无申即享’的服务方式大大减少了我们社区工作量,老人不用申报补贴直接到账,我们只用申报新人补贴,比以前工作量减少了三分之二,再也不会出现每年扎堆申请拥挤的现象。”襄城区卧龙人社服务中心主任袁正平说。
实行“无申即享”服务改革,打破了原来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业务办理定式,老人实行“个人免申报、数据库中抓、资金直接达”的方式,新人实行“个人报、数据库中抓、资金直接达”的服务方式,申报时只提供个人身份证、社会保障卡或银行卡复印件,申报次数由原来三年申报6次改为了申报三年享受。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还解决了基层服务所站、社区、社会保险机构申报窗口人满为患的问题,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改革实施以来,覆盖人数达到2.3万人,发放社保补贴4000余万元。
服务再升级,架设政务服务连心桥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襄阳市人社部门创新改革力度不减,拓展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补贴“无申即享”服务。公益性岗位用人单位不用再到银行或社保机构打印缴费记录,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或医保中心数据共享查询,核实公益性岗位人员的社会保险缴费情况,确定公益性岗位人员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期限和金额。
“部门的行政服务现在越来越高效,手续越来越简化了。”襄阳市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科长李经建高兴地说。
李经建所在单位使用公益性岗位人员较多,过去申报补贴每季度要去社保中心打印十几页的社保缴费凭证,因为办理时间集中,办理单位多,到社保部门排队查询,手续也复杂。
推行“无申即享”服务模式,极大调动了用人单位安置困难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公益性岗位安置的兜底作用,有力促进了困难人员再就业。今年以来,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补贴“无申即享”服务惠及单位300家,享受人数5119人,发放补贴17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