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鹰计划”促人才提质增量
报重庆讯 (通讯员 李佳林)近年来,重庆市江津区大力实施“津鹰计划”,夯基础、提质量、优服务,做强经济社会发展人才支撑。
刚柔并举促增量。围绕装备制造、材料工业等优势产业和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1+4”工程,即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及团队培育工程和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科技创新4个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激励工程,推动优质产业集聚高端人才、高端人才引领新兴产业。统筹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采取科研项目合作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20余名、高端产业人才100余名。对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职称评定、项目扶持、家属随迁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截至目前,全区已有市级“鸿雁计划”人才6名,区级高层次人才342名,各领域高学历人才达2.5万人。
多维互动促提升。开展订单培养,与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区外高校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搭建区内12所中高职院校与80家重点企业校企合作平台,联合本地7所高校建立“高校科技创新联盟”,每年定向培养人才10000余人。强化能力培训,每年举办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等专题示范培训班,同时常态化开展就业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事务等100余个短期培训。注重考评实绩,评定的342名区级高层次人才中既有清华大学博士,也有工厂焊工。每年对人才发挥作用情况进行跟踪考核,建立优胜劣汰、能进能出的动态考核管理机制,激励人才积极参与创新创造。
搭梯建台促发展。整合资源建平台,搭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技术中心等省部级以上创新创业平台60个,科研项目先后获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统筹经费抓资助,设立每年不低于1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发平台建设和科研成果转化。建设1.6万平方米的科技创新中心,减免入驻企业租用经费并资助启动资金。设立“创业种子投资基金”引导创新创业发展。完善鼓励创新、绩效挂钩的人才激励机制,采取奖励、补贴、股权等形式加大对人才创新创业的激励力度。
齐抓共管促服务。分层分级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明确25名区领导直接联系服务50名专家。用好“聂荣臻元帅陈列馆”“三线建设”旧址等资源,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整合线上线下服务资源,制定“服务清单”,实现人才服务“一窗受理、一次办结”。每年开展专家人才健康体检、走访慰问、迎春座谈,建立高层次人才优先预约就诊服务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