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辽宁人才派遣网,在这里为您提供最一流的人力资源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HR资讯-行业动态

“五强化”聚焦就业创业

强化信息建设,不断延伸服务链条

建立农村劳动力实名数据库、贫困家庭劳动力实名数据库,通过拉网式摸底,以贫困家庭劳动者“一库五名单”为模板,建立县、乡、村三级劳动力信息动态管理数据库,及时对劳动者的就业状态、技能特长、培训愿望等进行动态更新,更新信息16万条,实现“点菜式”需求对接。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入库农村劳动力29万人,其中贫困家庭劳动力3万人,实现劳动者入库全覆盖。

强化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就业能力

大力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结合劳动力意愿和市场用工需求,立足实际采取“量体裁衣”的方式实施专项技能培训,促进劳动者从“体力型”向“技能型”、“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有效提升了劳动者的素质,使更多的农村劳动者实现了素质就业、稳定就业和体面就业。一是启动农村短期实用技术培训。2016年以来,对71个村的2755名贫困劳动者开展了种植、养殖、旅游业等实用技术培训,让无技术特长,又不能外出务工的劳动者提高传统农业种植、养殖技术。二是实施省级劳务品牌转移培训计划。依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业,组织厨师、挖掘工、电工、焊工、餐厅服务等培训38期1466人,取得中级职业能力证书507人,有效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进一步增加了就业机会。三是开展SYB创业组合培训。结合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等的培训愿望、求职需求及创业意愿,探索SYB+就业技能、SYB+种养殖、SYB+项目路演等各具特色的组合培训方式,聘请创业之星、“土专家”现身说法、现场传授创业经验,为青年劳动者就业创业提供学习平台和机会。四是树立苗乡特色劳务品牌。结合留守妇女多,文化水平低,务工技能缺乏的地区实际,同时为进一步满足家庭劳务、社会服务等行业需求,2016年以来,以兴文特色的“苗家惠嫂”品牌培训为立足点,全面推行“培训+就业”的工作模式,为妇女找到了一条就业门路,为家政服务业培养了一批不可复制的技术人才。目前,全县已培训“苗家惠嫂”667人,以李玉兰、刘亚玲等为代表的首批“苗家惠嫂”技术人才正引领着广大兴文妇女同胞实现居家灵活就业。

强化就业服务,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

一是畅通用工信息渠道。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的功能,广泛收集苗族工业园区企业、宜宾临港智能终端产业园企业的用工需求,借助村级广播、县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和干部工作交流群、“兴文县人力资源市场”、“最美兴文”微信公众号、城区LED显示屏等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和就业创业相关政策,畅通就业信息发布渠道。同时,通过“三联三同”联系干部入户走访发放招工信息、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做到区域全覆盖,人员全知晓,提升群众对就业创业政策信息的知晓率。2019年,累计发布各类用工信息2000余条,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二是搭建就业供需平台。为有效促进县内劳动力有组织的转移就业和就近就业,通过“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援助月”“返乡民工专场招聘”“送岗位下乡”“乡镇专场招聘会”“培训+招聘”等活动,组织县级招聘会6场,镇村专场招聘活动30场,登记就业意向1500余人。

强化载体建设,拓宽渠道就近就地就业

实施村级建园、建车间、建专合社的就业创业新模式。随着农业化产业进程的快速发展,返乡农民工经过在外多年的市场经济洗礼,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积累了资金,学到了技术和管理经验,纷纷回乡投资企业、全覆盖建设专合组织、家庭农场、产业园等,返乡农民工创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县内各地落户。目前,全县累计打造产业园2个、认定“扶贫车间”10个、组建专合社600余个,有效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强化政策扶持,鼓励返乡创业带动就业

进一步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力度,充分挖掘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本着“从快、从简、从优”的原则,创新担保模式,简化放款流程,不断完善“创业培训+项目推荐+创业贷款”扶助新模式。按照县人社、县财政局、县农商行联合签订的创业贷款担保协议,落实担保贷款贴息,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办理创业担保贷款提供便利化服务。2019年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96万元,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创业扶持政策的实惠。

下一步,兴文县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各级就业创业工作安排部署,积极创新理念,进一步健全群众创业、就业政策保障,加强引导、指导,提高广大农村人口和贫困群众创业、就业,深入挖掘农村妇女群体致富潜力,为兴文县与全市同步推进乡村振兴,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返回上一页]
在线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