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人梦想的“金饭碗”,高管们却正在放弃
近日,方正证券内部发布的一纸关于《启动组织效率提升项目的通知》在这家上市券商炸开了锅。
“要么裁20%,要么降薪20%,方正集团下的命令!”一位方正证券业务层面的员工透露,因为降薪可能引发有能力的员工离职,最终选择了裁员。但如果按照去年披露的该公司母公司员工数量5806人,20%的裁员比例将涉及超过千人。
龙头券商中信证券也表示,2016年该公司可能面对三大风险:
一是信用风险,随着经济增速下滑,企业违约事件或有发生,信用风险进入集中释放期,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规模攀升压力增大;
二是汇率风险,发达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加强,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面临大规模的资本外流压力,人民币汇率承受着贬值压力;
三是债市风险,不搞强刺激、不大规模放水成为改革的共识,货币政策宽松程度或低于预期,目前利率处于历史低位,债券市场近两年的牛市行情难以持续。
作为一家仅用了十多年就从区域证券公司成长为综合类证券公司的方正证券,2016年深刻感受到内忧外患。
财经评论员钮文新说,券商作为股票市场的一线部队,不仅要用钱帮助力挺股价,尤其是管理好自身的市值,还得用嘴帮助、也是帮助自己去引导积极的市场预期。但他认为,中国券商股已经变成了市场中最为脆弱的板块,整个金融股变成了没有骨头的面团,变成了任人宰割的、做空中国的突破口。
他说,中国经济已经高度融入国际社会,中国金融已经高度全球化,而且我们马上就会进一步加大开放度,在此背景之下,如果我们的“金融战士”不是一心为国效力的忠诚者,而是谁有钱就听谁的话,谁有钱就跟着谁跑,那这样的开放预示着什么?这样的问题,值得全体国人深思。
其实,除了证券业银行的裁员潮,银行的辞职潮正在由中层向高层演变,近期多位银行大佬抛弃了银行的金饭碗,华夏银行副董事长方建一、副行长黄金老相继辞职,招商银行副董事长张光华也请辞。截至8月18日上市银行公告,今年已有35位银行“董监高”辞职,他们分别来自中行、交行、建行、招行、浦发等。
这一波席卷银行的辞职潮,去年只是基层员工和中层人士请辞,今年已向高层渗透,多家银行核心高管成员离任。
业内人士分析,以前银行高层通常都是在大行、股份制、城商行流动,实现升职加薪;也有房地产和其他金融机构来挖,但是大部分都在银行体制内流动,很少流动到银行业体制之外。
如今体制内的诱惑也留不住人了,某上市银行的高管一语点破玄机,“银行的业绩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员工压力倍增,收入却在减少。”
离职潮背后是银行员工对降薪的不满。
以某上市银行为例,近期已调整全行的晋升规则和考核分配机制,员工普遍绩效降幅在30%-50%之间。某些分行受影响更明显,某省支行因为不良率过高,员工绩效奖金几乎拿不到,只拿3000元-4000元的基本工资,扣完五险一金后,薪水大显单薄。
于是,出走银行体制成了不得不走的一条路。
银行员工组团出走
“一方面银行捧着牌照吃利差的日子不复存在,经营压力比较大;另一方面整个宏观经济下滑,信用环境恶化,造成银行坏账较多。”一位业内人分析传统银行业面临的困局,银行业的坏日子还在延续,业绩拐点还未出现。
传统银行业由于政策管制、体制惯性、历史包袱等原因,与时代的发展有些脱节了。而蓬勃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打碎了传统银行业躺着也能赚钱的美梦,互联网金融本质上是去中介化,让利给投融双方。传统银行主要是靠吃利息差来赚钱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正阻断他们的财路,这恰恰是靠垄断经营的银行业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另外,据数据显示银行坏账还在进一步恶化,不良贷款率也不断攀升:如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1.32%,较年初增长0.3个百分点;南京银行、华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95%和1.35%,较年初各增长0.01个百分点和0.26个百分点。据了解,银行坏账正在转为考核向员工挤压。
不少银行员工称,各网点都有硬性指标,存款、中间业务收入、信用卡、网银等业务必须达到规定的量才有工资发。
放弃“金饭碗”的银行高管们要去哪儿?
在今年35位银行高管辞职当中,其中部分原因为银行体制内的工作调动,部分辞职后彻底走出银行体系。华夏银行今年有7位高管离职,成为高管辞职最多的银行;其次中国银行今年有5位高管辞职。
一些银行高管转身投奔到互联网金融的怀抱。此前陆金所、微众银行业聚集了数位来自银行的高层,而分行行长、支行行长下海创业的更是比比皆是。
这些互联网企业在待遇上给足,还许以股份期权;专业上也会充分尊重,发挥空间也很大,而这些是传统银行在体制内给予不了的。
即使传统银行有心去创新,去拥抱变化,但是由于体制原因,银行并没有新空间可以发挥。最近几个月,银行系P2P曾热热闹闹开局,然而已有多家业务陷入停滞。如招商银行的P2P平台——小企业E家暂停发标;民生银行的民生易贷、齐商银行的齐乐融融E平台也已经久未上新标。在银行的行长们看来,唯有辞职,打破体制的束缚,彻底投身互联网金融,才有可能获得重生。
银行业如何突破体制困局?
银行也曾张开双臂试图拥抱互联网,但是效果不好。一是互联网金融产品存在风险,银行高管不愿引火上身;二是互联网金融面对草根人群,其资产规模与银行相比只是零头,没有动力去做。
更为核心的是,互联网金融产品本质上是去中介化和透明化,而银行正是靠垄断实现利差收入,所以银行决不会加速互联网化,主动舍弃自己的收入与利润。同时银行已然成为一架庞大的金融机器,所有业务布局都需总行把关,总行将风控置于首位,甚至以牺牲效率、创新来换取。此外,银行对利润保护的背后,还在于金融业的高额税收。
未来银行业该何去何从,如果不改革,路只会越走越窄。正如一位国有银行行长所说的,银行也是弱势群体!你不要笑,也许未来这句话就变成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