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辽宁人才派遣网,在这里为您提供最一流的人力资源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HR资讯-行业动态

汇聚“他”力量 —创新机制推进“造血式”扶贫

长期以来,受地理、交通、区域等因素影响,当地贫困面广、贫困量大、贫困程度深,全市7个县(市、区)都是和省级贫困县。近年来,达州市人社局围绕“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创业一人带动一片”目标,创新设置就业扶贫专员,积极组建“挎包服务队”,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贫困村全部实现整体“退出”。扶贫专员、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一个个身影活跃在扶贫第一线,他们为决胜脱贫攻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扶贫小专员”托起就业扶贫大底盘

“两年前,我是一名贫困户。后来,我申请了创业贷款,请了3个人帮我种植油橄榄,年收入28万多元,实现了脱贫致富。今年,我成为村里的扶贫专员,希望通过个人的经历和示范带动,让其他人也找到赚钱的路子,过上幸福生活!”开江县新宁镇白云村扶贫专员李大平在2组王培让的院坝上一边忙着发传单,一边宣传人社扶贫政策。

白云村位于开江县城乡结合部,在人社干部和扶贫专员的共同努力下,白云村27名转移就业贫困人员和2名正在创业的贫困村民申请了补贴。这是达州市实施精准就业扶贫行动中创新扶贫载体、助力群众脱贫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达州市针对贫困村村两委队伍结构普遍老化、学历较低、村级脱贫攻坚力量较薄弱的现状,在贫困村设置1名“年龄在45岁以下、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能熟练运用电脑的本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为扶贫专员,给予扶贫专员每月800元至1100元补助。扶贫专员都由本地致富能手专(兼)职,主要负责本村“一库五名单”入户调查、数据收集和动态更新工作,建立本村就业扶贫工作台账;根据本地企业用工需求,组织本村有就业意愿的贫因劳动力转移就业;结合贫困村产业发展,为贫困群众推荐创业项目,提供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扶持政策宣传、业务代办、补助资金申领、技术培训等服务。

新宁镇五里桥村贫困户唐令开生活困难。为帮助唐令开脱贫致富,2019年11月,村扶贫专员王芬给他介绍了一份建筑小工的工作,每天收入180元,唐令开的家庭生活有了明显改善。“扶贫专员的工作是细微的,也是贴心的,他们就像一束阳光,照亮了贫困户的心房。”

“我们村的扶贫专员是严格按照标准从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中层层选的,他们年轻,懂电脑,在经过培训后便上岗了,能给我们帮大忙。”五里桥村第一书记李小莉说。

宣汉县黄金镇程家沟村返乡创业典型李忠,3年前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已成为村里有名的“花”达人。“以前只想着在外打工能挣钱。后来为了照顾小孩,我回到村里。可是我在家乡不知道干啥,也没有一技之长。”2017年,李忠在村干部的推荐下种起了牡丹花。刚开始种植的时候,村里扶贫专员隔三岔五来给他讲技术,还让他参加了几次县人社局组织的就业创业培训。去年,李忠种植的牡丹花大面积开放,这些牡丹花既当作盆景拿到市场上卖,也通过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收取门票,“有时,来看花的游客达到8000多人呢!”李忠激动地说。

截至目前,达州市已在各贫困村配备扶贫专员108名,在派驻第一书记的非贫困村配备扶贫专员114名,先后帮助4599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创业。

“挎包服务队”织密就业扶贫大网格

初春的宣汉县千岭村,寒气逼人。3月2日,村支部韩家银带着几名村干部,走在泥泞的小路上,挨家挨户宣传招工信息和人社扶贫政策。他们每人手里都提着一个印有“就业扶贫挎包服务队”字样的包,成为乡间小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村里的猕猴桃种植基地,61岁的贫困户王绍英正在锄草,“挎包服务队”队员们耐心地给她讲解种植猕猴桃的注意事项。“我儿子在宁波打工,家里就剩下我们老两口。村里成立这个基地后,我想着身体还行,就过来帮忙,虽然不是很懂种猕猴桃的技术,但村里这些拿着统一包包的干部每隔两天就来教我怎么弄。现在,我干得很熟练,每天有50元工资,一个月干20多天,日常生活开支完全足够了。”王绍英开心地说。

“我们出门必带包,包里有政策、有技术、有指南。”“以前我们村有180多户贫困户,为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早日脱贫,我们村大力发展产业,建起了药材基地、玫瑰园、猕猴桃种植基地,鼓励贫困村民进基地工作。2019年底,我们村已实现全村脱贫。”韩家银自豪地说。

2019年7月17日,宣汉县华景镇红岩洞村“挎包服务队”成员文应云一早便提起挎包深入贫困户家中走访。每到一家,他的民情走访日记本就会多出一页内容。“7月17日入户调查,户主张太升一家五口,户主夫妻俩在家务农,小女儿上小学、大女儿上初中,推荐下半年养5头黑山猪和10只黑山羊。下周去毛坝镇‘高山黑山羊’养殖基金协调猪苗和小羊,该户年底可增收1.5万元左右。儿子年后将外出务工,推荐参加8月上旬县里组织的免费电工和电焊技能培训……”日记本上记录着帮扶贫困群众就业的“路线图”和“明细账”。

达州市就业局局长杨翔介绍:“‘挎包服务队’队员要掌握本村贫困人口信息,对贫困人口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登记,定期进村入户进行调查摸底,掌握劳动力就业状况,全方位、多层次满足贫困人口的就业需要。‘挎包服务队’还要积极开展‘创业+技能’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引导贫困户学习技能,提升其素质和能力,促其创业和就业,真正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目前,达州市已组织扶贫专员、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公益岗位人员、村支两委等428人在133个贫困村组建了“挎包服务队”。“挎包服务队”深入乡镇、贫困村、农村专业合作社和自主创业贫困劳动力的家庭院坝开展一对一就业政策巡回宣讲;创新培训模式,举办就业扶贫“送培训到田间”活动,通过“群众点菜、队员下厨”按需培训方式,开展果树种植、茶树栽培、中药材种植、水产养殖、畜牧养殖等专业培训。

除了开展调查摸底、政策宣传、实用技术培训,“挎包服务队”还积极提供送人才、送温暖、送岗位、送招聘会到村头院落服务。

2019年以来,达州市依托“挎包服务队”开展技能培训1.1万人,技术指导200余场次、解决技术难题300余个,帮助种养殖贫困户实现脱贫5683人;举办扶贫专场招聘会推荐就业6468人,在公益性岗位安置9262人。

[返回上一页]
在线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