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就业观念也是“就业力”
中国平均每年新增就业人口745万,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市场对劳动力“质”的需求已经超过了“量”,个人在拥有更加自由的就业选择的同时,就业风险也在增加:大学、高学历不再代表一份稳固的好工作。
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他认为不能靠简单地增加就业岗位等“治标”手段解决问题,而要真正从体制和观念方面进行改革,把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生存能力做为战略目标,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就业力”。
“天助自助者”,他认为大学生要通过在自主就业中的挫折和奋斗,适应市场经济,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要从眼高手低、不切实际等误区里走出来,并提出“从娃娃抓起之前先从父母抓起”,希望为人父母者反思对子女的教育是否有利于子女独立生存。他指出“就业指导先要指导;就业指导必须指导”,认为高校必须增加对学生就业观念的指导,适应从“批发式”毕业分配到“零售式”自主择业的转变,呼吁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用人单位消除只想使用不想培养的用人“壁垒”,并希望媒体少炒作“精英”与“秘笈”,多提供普通人的范例。
发布会结束后,汪大正接受了人大新闻网的采访,就大学生就业总体趋势与特点、如何看待去基层就业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并对大学生就业时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大企业容量有限,个体私企将成大学生就业主渠道
记者:今年大学生就业的总体趋势怎么样?有什么新的特点?
汪大正:总体就业形势还是很严峻的。虽然大家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但只有真正在招聘会上投简历遭到了拒绝,才能切实体会到就业“严峻”的温度,但这就是残酷的现实。这种就业趋势永远不可能乐观,因为市场选择是供求关系决定的,而今年的就业缺口因此大学生一定要学会“自主就业”。虽然也在想办法为学生们提供就业渠道,但大学生自身对就业渠道也要有新的认识,一心奔着大公司是行不通的。
统计数据表明,从1990年到2003年,中国城镇个体私营经济组织的从业人员增加3596万人,占同期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46.5%。社会就业的整体情况如此,私营企业也必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部分,这是现在和将来的一个重要走向。
不要迷恋单一成功模式,调低心态生存
记者:虽然形势严峻,但大学生的教育成本比较高,找到好工作是自然想法。
汪大正:能找到好工作是好,但如果确实去不了,怎么办?你必须学会退而求其次。即使是美国青年在本土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到IBM工作。
大家都在讨论如何找到“满意”的工作,但我觉得,你必须考虑到:如果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怎么办?要知道,所有的外地人到北京找工作时,没有人给他们做过就业指导;农民工也没有谁有做过就业指导。在生存压力面前,人人都得学会求生。如果你不信,你就会在社会中屡遭碰壁。
你在求职的时候左右不了用人单位,但是很多大学生转不过这个弯来。你必须考虑到,应聘的时候偶然性大于必然性。假如这次你被录用,你能说你一定比别人强吗?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就不客观,比如面试要受主考官兴趣的影响,他要用什么样的人是你把握不了的。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心目中的成功模式只有一条:考上好学校,找到好工作。这样单一的成功模式是有害的。
基层工作潜力大,一步到位未必是好事
记者:那么您如何看待大学生去基层工作?去基层工作是否会丧失个人发展和上升的空间?
汪大正:在基层有很多发展的机会。基层在条件上确实不如中央机关;不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也确实不如发达地区的多。但是如果人们都涌来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最终会导致在这里人比机会多。在基层可以得到发展的机会,而且并不是要等所有你期待的条件都满足时,才能发挥价值;也在努力提供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机会。
而对于刚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不管在哪里工作都是在增加工作的经历;工作前五年,只要有地方工作,就是对自己的磨练。它们对于转变你的工作心态方面的作用是一样的。就像你刚开始骑车的时候,不论新车旧车,都一样可以拿来练习,学习骑车;反之,掌握不好平衡都一样要栽跟头。
只要工作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当初你为什么这么幼稚,同时心态和期望值也会发生特别大的变化。认为“起点低就不行”,这不是发展的眼光。人生的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起伏的。
有同学会说,我去那个单位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混出头来啊?但是对于人生不能总盼着一步到位,一步到位并不一定是好事。如果你刚毕业一下子就拿到了更高的工资,以后还有什么东西能使你满意?少年得意是人之大患。
其实现在的大学生很少会再像当年的知青一样去受苦难磨练。因此去基层锻炼不必想得那么“可怕”。
就业不要到毕业才准备:“牛人”不是速成的
记者:我们有很多同学直到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并不具备用人单位所要求的能力。
汪大正:所以说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致力于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因为今后的社会是要讲求通识能力的。通识能力是能灵活运用各种知识,而不是知道知识本身。千万不要死读书,你不是要为了应付一个考试成绩,而是要学习更广泛的东西。在校一定要博览群书,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全面锻炼自身的能力。
我以前招聘学生时,个要求是要是学生干部。因为有些同学在学校中,什么活动也不愿意参加;如果你是没有集体观念的人、不热爱集体的人,用人单位怎么可能相信你在工作中能与更多的人打成一片?
有人说在面试的时候要学会表现与表达。可是如果你平时不爱说话,你怎么能在半个月的时间内变得很自信?平时说话没大没小,面试时要装得彬彬有礼也很难。面试不是模仿秀,“腹有诗书气自华”。没有人可以告诉你两分钟内冲刺面试的绝招。
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如果你有好的家庭教育、严格的自我修养,就会自然而然体现在面试中。比如守时问题,比如面试时手机还不停地响,这些细节反映了一个人平常的积累,如果你没有这种积累意识,在面试时就会失去很多机会,因为面试官认为你根本就没有把面试当回事。
一个人长期培养自己,不是在找工作的时候才开始的;工作习惯也是人生习惯,这是你的人生观决定的,不是速成,而是在平时养成。如果你们不能接受这种观点,那只有走向社会撞了南墙才能醒悟。
面对主考官:要自然,不要做秀
记者:您在飞利浦、吉百利等外企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多年,请讲讲您印象最深的面试失败和成功的案例。
汪大正:作秀是我面试遇到的比较失败的行为。有一年我在深圳为吉百利公司招聘销售员,一个女生过来面试。面试结束时,她对面试官说,她非常想来这个公司工作,请看她今天的着装,包括口红、套裙等,全都搭配成咖啡色的,因为吉百利公司生产咖啡糖。她想表示她对我们公司的用心程度,但她这么一说,反倒让我觉得大吃一惊了:你太从包装上下功夫了!这不由得使我怀疑你的内在能力,当时在我旁边的助理也哈哈大笑起来。因此,外表太过包装反而适得其反。
相反有次面试一个男生,他上来就说,毕业生找工作时有个统一的做法,就是表现自己,但他不会表演。他说了自己的优点,也说了性格弱点,就是比较孤僻。但他分析:自己应聘技术岗位,这个问题不会产生很大影响,如果让他以后从事管理等工作,他会努力克服这个弱点。这样分析,我觉得特别中肯,觉得他实事求是。他走后,我的助理也说:这孩子实在!
你明明不开放,却要表现得开放,违背自己的本色,最终效果并不好。面试毕竟只是步,如果一上班你就原形毕露,就更坏了。
学校、家长、社会:择业必须指导,但别支错招
记者:所以很多学生到了找工作的时候才开始“临时抱佛脚”地准备,才开始慢慢适应专业有可能不对口,以及“到基层去”的现实,确实是因为在校期间观念没有转过来,危机感不强,准备不足。
汪大正:我认为对这个问题,社会各方面应该各负其责,不要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没有社会经验的大学生身上。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说得好:人们自己扬起了一把土,然后又抱怨风迷住了眼睛。
比如有些专业的学生找工作时,专业知识与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相差特别大,你说这是大学生选专业选得不好,还是我们学习的专业知识老化了?这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专业设置要合理,教师的知识要更新,教学不能光以考试作为衡量标准。如果我们只是为了扩招,就不管什么专业都扩招,但最后大家毕业时又都要求自主择业,是否合理?对此,我们究竟是分担了责任,还是摆脱了责任?
如果学校择业指导的目标仅仅变成完成就业率70%,就有可能演变成升学率那样的东西,如果只拿这个数字来评价,就会有水分。学校的择业指导要给予学生长期的指导与培养,而不要看得太程式化,否则所有的指导都是同质的。
同时社会对青年的要求功利色彩也太浓。那些用人单位的老总自己一开始也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如果所有的岗位都要求必须有工作经验,那么谁来将没有经验的大学生培养成有工作经验的人?大学的教育和培养目标不可能与用人单位完全吻合,大学不是直接给单位提供职员的,它教育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的能力。如果企业不给他们浇水施肥,他们永远长不大。
比如到基层的问题。如果全社会都那么功利,都觉得去基层没出息,那怎么能让大学生觉得去基层有出息呢?媒体一提起成功人士就是黄光裕、陈天桥,大家的心态怎么平和?这涉及到生活观念的取向。有的时候,如果媒体能把生活看得更平和一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出来,不要让大家觉得什么东西是的。
美国的青年失业会像我们这样难过吗?不会。因为中国现在这一代青年的父母很少经历过失业,当他们的子女经历失业的时候,他们受不了。因此这不光是学生的事,全体社会成员的就业观都得改变,现在46.5%的就业都是通过非公有制体制来解决的,你得能够接受这些东西,得能接受去基层。但这个社会很难不被诱惑,因为城市差距太大,谁都知道在北京获得的信息量比在地方大。
而应该提供一种环境、政策法规,给那些能给别人提供就业机会的人提供机会。比如某企业在两年之内连续招聘大学生比例超过2%,就给予补贴等政策倾斜,我已经看到地方这样的做法了。
同时还要警惕那些不顾社会道德、眼中只有钱的“就业经济”商人。他们张口闭口就说,青年就业市场利润极高;如果每年几百万毕业生平均每个人花几十、几百块钱找工作,那么这个蛋糕有多大、利润有多高?他们不管你最终是否找到了工作,他们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