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为什么只开花不结果
很多的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聘请专业的、知名的师资团队上门授课,但企业的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
1、 培训目标模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当前企业针对基层管理人员培训的目标基本是从问题导向出发,根据基层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表象问题组织培训项目,并未从基层管理人员出色的履行岗位职责,高标准的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素质的角度进行设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体系化的设计是基层管理人员培训存在的显著不足,治表不治本。
2、 缺乏培训需求诊断:患者自医
理性的培训是在培训目标的指引下,对培训对象进行客观的素质诊断,发现培训对象实际素质水平与企业及岗位要求所存在的差距,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及发展项目设计实施的过程。而当前企业的培训需求诊断却大多是“患者自医”,培训部门让培训对象自己开药方,虽然从主观上满足了培训对象的需求,但实际培训效果却非常不理想,并且浪费了大量的培训资源,其核心问题是缺乏理性、客观的培训需求诊断。
3、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不看病、只抓药
当前企业采购的培训课程大部分是外部培训机构(讲师)的标准化课件,并且培训讲师授课过程中会一定程度偏离向企业提交的课程大纲。其培训内容并不是根据培训对象的普遍性胜任素质不足而设计的,而是提前研发好的标准化课程,且很难会根据培训对象具体特点进行灵活调整,这就导致了培训内容与培训对象客观性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另外由于企业本身就缺乏培训需求诊断,所以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就成为必然。
4、 培训效果评估错位:只为故事买单、不为改善付钱
当前企业的培训效果评估存在严重错位,大部分企业只做培训现场的效果评估,只对培训讲师、培训组织等浅层面问题由培训对象打分。而理性的培训则是关注培训对象在接受培训后在实际工作中的意识与行为改善,而非对培训讲师的评价高低,对培训服务工作满意与否。理性培训通过客观的培训效果评估即能够发现培训对象的实际改善情况,也能够持续地发现培训对象未来所存在的素质短板,将培训改善发展为管理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