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服务措施拓宽就业渠道
“住进城里,有个班上,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周秀元说。
过去,周秀元住在金海湖新区双山镇红星村,那里交通不便,自然条件艰苦。每逢干旱季节,下山挑水来回需两个多小时。
2018年,周秀元一家7口走出大山,搬到了金海湖新区双山镇锦绣金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住进140余平方米的新房。
“搬迁后有活干、有收入,才能养家。”周秀元说,自搬到新家后,她积极参与锦绣社区组织开展的技能培训,希望能在社区产业扶贫基地和扶贫车间找到工作。
今年4月,社区抓住春耕生产时机,组织搬迁群众开展辣椒种植技能培训。在家待业的周秀元主动报名。
“培训期间80元,边培训边就业。”周秀元告诉记者,经过为期15天的技能培训,她在产业扶贫基地务工,每月收入2500元左右。
周秀元的故事是乌蒙山深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生活变迁的一个缩影。
全国脱贫看贵州,贵州脱贫看毕节。毕节人口占全省近四分之一,在脱贫攻坚路上如何解决就业,关乎民生大计。
为确保就业扶贫工作真正惠及贫困群众,该市采取“劳务公司+劳务合作社+贫困劳动力”的模式搭建就业平台,市级成立人力资源开发公司,10个县(区)分别成立国有公益性就业扶贫劳务公司,在乡(镇)设立257个分公司(工作站)开展劳动力信息采集、劳务输出、培训组织等业务。借鉴“村社一体”的模式,由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兼任理事长,组建3623个村级就业扶贫劳务合作社。
加大各类就业扶贫政策落实力度,毕节不断拓宽劳动力就业渠道。2019年来,该市共发放就业扶贫援助补贴6814.49万元、劳动力求职创业补贴2666.69万元,累计创建就业扶贫车间293个、就业扶贫示范基地154个、就业扶贫示范企业97个、就业扶贫示范产业园11个、就业扶贫示范点46个,共吸纳3万名劳动力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7871人。
针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和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三无两有”贫困劳动力,毕节开发10.5万个就业扶贫公益专岗,目前专岗解决就业10.1万人。
截至目前,毕节市还有未脱贫家庭2.52万户,劳动力3.78万人,已就业3.45万人,就业率91.27%。全市已搬迁劳动力家庭5.7万户,搬迁劳动力13.46万人,实现就业11.79万人,未就业人数1.67人,就业率87.59%,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家庭实现了“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