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辽宁人才派遣网,在这里为您提供最一流的人力资源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HR资讯-行业动态

信息化手段 助力执法

不断探索尝试,突出信息化手段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中的应用,克服执法力量不足与执法面宽、量大、任务重的矛盾,有效提升了执法效能,实现了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模式的变革。

用信息系统规范执法行为

为了使烟台市15个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执法行为更加规范统一,该市开发了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实行网上办案,不断实现全市执法标准由差异化向统一化、程序化转变。

锁定运转流程。烟台市根据监察人员分工,划分系统使用权限,所有案件从受理、立案、调查取证到处理处罚全程实行网上办理,做到责任清晰、网上留痕、规范运行。

固定法律适用和文书制作。烟台市从执法所涉及的近百个法律法规中梳理出169项违法行为查处依据,统一条款适用和文书制作,导入系统固定模式;案由、事实一旦确定,法律义务条款和法律责任条款就会一一对应,并支持法律文书的快速生成,确保了法律适用准确无误、文书制作规范标准。

自动监控办案期限。烟台市将办案不同程序段期限作为参数输入系统,到期自动提醒,随时监控,有力加强了执法监督,杜绝了超期限办案现象发生。

用指挥中心调度执法资源

为提高执法快速反应能力,烟台市在市本级和所辖14个县市区全面建设了劳动保障监察指挥中心,实现全市数字地理信息系统与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信息系统连接共享。

该市把国土资源部门的电子地图导入劳动保障监察指挥系统,将14个县级网格、163个镇街基层网格、近7万户用人单位地理位置,逐级标注在电子地图上,将183名专职监察员、605名协管员责任网格同时输入信息系统,形成金字塔状监控体系。

烟台市配备执法仪、车载云台取证系统和移动终端等硬件设施,可随时、就近调度执法人员参与执法,从而对全市分散的执法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和指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指挥中心可立即定位事发现场,调取相关信息,调动执法人员在30分钟内赶赴现场,并实时调度指挥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极大地节约了社会资源,提高了执法效能。

移动终端打破时空限制

为打破传统执法手段落后、效率不高的瓶颈,烟台市在山东省首创了劳动保障移动监察执法系统。该系统以移动通讯设备为终端,与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实时对接,具备移动执法服务和移动办公等多种功能,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全天候、全地域、无缝隙覆盖的目标。其优势体现在多个方面。

信息采集高效准确。信息采集现场录入,随录随走,有效解决了信息数量大、变化快与执法人员少、采集方式繁琐的矛盾。

执法监察方便快捷。可即时查询劳动用工、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等信息,保存上传视听资料证据,现场制作、打印法律文书,极大提高了执法效率,节约了行政成本。

地理位置精准定位上传。烟台市通过GPS将用人单位和执法人员地理坐标上传至指挥中心电子地图,准确定位,确保案件办理过程中的焦点和难点问题得到及时跟进和妥善处理。

用“互联网+”拓宽服务渠道

烟台市本着“人员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的原则,将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信息系统与人社局网上办事大厅等有效整合衔接,实现内外网络互联互通,提供多种服务,更大限度方便人民群众。

建立举报投诉联动平台。烟台市依托全省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联动平台实行举报投诉统一接收、联动处理、属地管理、快速流转,劳动者在全市任何一个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窗口均可进行举报投诉,信息全部汇集到联动平台,实现“一点举报投诉,全市联动处理”。

开展网上书面审查。开通用人单位网上服务平台,用人单位可通过互联网申报信息,经内、外网交互进入内网业务系统,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审核,并通过网络反馈审查结果,用人单位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网上书面审查,既方便了用人单位,又提高了办事效率。

开发企业守法诚信等级评价系统。由系统对积累的历史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根据设定的参数自动将企业守法诚信状况评出A、B、C三个等级。企业可以通过网上服务平台查看评价结果,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根据评价等级对管辖企业实行分类监管,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达到了动态监控、优化监管的目的。

[返回上一页]
在线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