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就业,推动安全有序返岗复工
复工人员持身体健康证明、戴口罩、量体温、按车辆座位50%落座……近日,一辆辆省外务工专用大巴陆续从各地发车。不少地方和企业联手,采取这种独特的“包车”返工方式,将复工人员批量、定点送达工作地。
自疫情发生以来,何时返工复工成为就业者的重要关切;做好就业工作,也成为保障企业用工、促进生产恢复、关乎经济大局稳定的重点。
就业基本面没有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日前表示,疫情发生之后,劳动力市场的确出现了一些变化。企业开复工时间在推迟,劳动力返岗时间有所错后,湖北等疫情严重的地区、旅游餐饮等服务业和一些中小微企业也反映稳岗压力加大。与此同时,与疫情相关的行业企业缺工明显,部分招聘求职活动暂时性推迟。
由此可见,当前稳岗压力与企业缺工现象并存。那么,从趋势看,这是短期承压还是长期趋势?
一方面,短期影响不容忽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撰文指出,从近年的常态来看,每年第一季度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占全年总量的比例在24%左右。由于疫情造成农民工延期返城、企业开工不足以及新成长经营主体减少,新增就业数量会减少,在短期内会加剧摩擦性失业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
另一方面,就业基本面不会轻易因此改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主任张丽宾对本报记者表示,从全年来看,一季度用工需求并不是处在全年高位。疫情对当下经济活动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暂时的就业水平。但是从中国劳动力市场总体供需状况看,一旦全面复工,大量就业岗位会释放出来。
张莹也表示,“相信随着疫情的缓解和最终的战胜,企业将加快复工复产,前期积累的消费和投资将会继续释放,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也会同步扩张。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的基本面也没有改变。”
保障重点企业用工
当前,在非疫情严重地区,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科学有序安排农民工返城、促进企业复工复产,成为就业工作的一大重点。
在不少地方,有关部门正联手企业提供针对性公共就业服务,着力保障用工,尤其是急需紧缺物资生产企业的用工需求。
强化人岗对接——“春风行动”是每年春节前后,各地人社部门开展就业服务的一项招牌活动,今年行动搬到了线上,实行人岗“不见面”的精准对接。天津、广东开展用工余缺调剂,组织招聘本地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动员技校学生、高校毕业生、党员志愿者等支援重点企业复工生产。浙江动员300多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开展公益活动,为复工重点企业紧缺用工提供免费服务。江苏、安徽依托街道(乡镇)和社区摸清劳动者求职需求,精准推送企业用工信息。
助力员工返岗——建立交通、防控“一条龙”服务。许多省市在防疫工作领导小组机制下,积极协调专列和包车,支持员工返岗。其中,四川计划开通广州、浙江、北京、上海、厦门5个地区10趟专列,点对点专车已经启动;重庆摸查集中出行需求,协调交通部门加开返岗专列或专车;湖南启动省内专车接送;安徽、云南、陕西商洛积极组织安排“点对点”包车。
“可以看到,不少地方已经在采取措施,分行业错峰引导劳动力有序上岗。”张丽宾说,生产要素流动对经济生活至关重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各地可以有效对接、匹配用工需求,逐步恢复生产。
稳岗返还为企业纾困
为帮企业纾困解难、支持复工复产,人社部等部门还就疫情防控期间就业工作做出政策安排。近期,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扶持政策正加力落实。
加速返还资金。广西南宁在全国率先落地疫情期间稳岗返还政策,截至2月12日,已向4058家企业拨付4750万元。通过大数据筛查比对,该市优先向防疫应急物资生产企业发放稳岗返还,企业登陆业务系统复核确认就能拿到返还资金。
实施政策找人。山东淄博采取“无形认证”方式,通过人社大数据比对,36个小时内确定首批符合条件企业名单,5个工作日公示完毕后,及时向企业拨付资金。目前累计737家企业享受稳岗返还3900万元,惠及职工12万人。
放宽政策条件。广西柳州市放宽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裁员率标准,裁员率放宽到不高于上年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参保职工30人(含)以下企业,裁员率放宽至不超过企业职工总数的20%。2月11日,已对首批37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65.4万元。
同时,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迎来利好。人社部近日印发通知,对人社部部属有关单位开发运营的培训在线平台免费向社会开放,支持各地开展职业技能提升线上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