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欠,为农民工“护薪”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强化责任、细化落实,让制度的篱笆越扎越密、越扎越紧,才能在实践中压缩恶意欠薪的空间。
为了让广大农民工顺利拿到工资、高高兴兴回家过年,各地各部门深入开展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不断增强治理欠薪的力度。前不久,《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正式公布,并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的制定,必将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更好保障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资。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大农民工活跃在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民工也是家庭的“顶梁柱”,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一个家。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体现着社会治理水平,更关乎万千家庭冷暖。近年来,从督促企业与农民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到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的日常监督,从建立和实施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制度,到畅通农民工法律途径,在多方努力下,治理欠薪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显示,2019年,各地查处的欠薪违法案件数、涉及劳动者人数和金额,分别比2018年下降了33.1%、50.8%和50.4%,拖欠农民工工资多发高发的态势得到了明显遏制。
也应看到,由于一些行业生产组织方式不规范等原因,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如何避免“年年欠薪,年年清欠,年年讨薪”,建立清欠与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协调联动机制?在强化长效机制的运用上“下力气”,从法律和制度上“找药方”,显得尤为重要。此次《条例》的出台之所以备受瞩目,就是因为它是近年来治理欠薪工作成功经验的制度化提升,是依法治欠的重要体现和制度保证。比如,针对农民工欠薪问题频发的工程建设领域,《条例》作出特别规定。从提出专用账户制度、破解“没钱发”难题,到实行总包代发模式谨防工资被截留、明确“怎么发”的方式,再到推动农民工实名制、解决“发给谁”的问题……制度的完善,有助于规范程序、填补漏洞,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确保农民工按时拿到“辛苦钱”建立起长效机制。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现实中,还须警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现象。据报道,在明确要求设立农民工工资专户、专款专用后,个别承包商竟然想出“统一设置密码,统一上交管理”的办法,导致100多名农民工工资被冒领、挪用。这说明,治理欠薪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容不得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强化责任、细化落实,让制度的篱笆越扎越密、越扎越紧,才能在实践中压缩恶意欠薪的空间,让“护薪”行动更有力、更有效。
如今,我国有2.88亿农民工,他们在农村与城市、沿海与内陆之间迁徙流动,构成了一幅壮阔的时代图景,成为社会活力的重要来源。长期以来,广大农民工以自己辛勤的劳动、坚韧的付出,为的城镇化、现代化事业贡献着青春与汗水。面向未来,我们要切实保障他们的劳动报酬权益,更要为他们搭建广阔的发展舞台。多措并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逐步提高社保、医疗等保障水平,解决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才能让农民工既不苦于工资拖欠,也不忧虑个人发展,从而踏实打拼、安心奋斗。
“我和工友们都太高兴了,终于可以和家里人有个交代、过个好年了!”一位拿到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难掩喜悦。读懂这份激动背后的艰难,让社会治理更有温度,我们就能开创依法治欠新局面,为更多奔跑者、追梦人撑腰鼓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