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挖“穷根” 倾情付出显成效
是当前云南省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昭通市集“山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民族散杂区”为一体,所辖11个县区中,有10个属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县,全市有85个贫困乡镇,近112万名贫困人口,是云南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州。
“在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我们人社部门立足部门职能,以推进技能扶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健康养老扶贫为突破口,发挥民生保障作用,勇担行业扶贫重任,为贫困群众脱贫注入了强劲动力。”昭通市人社局局长保卫华说。
一技之长握在手脱贫摘帽不用愁2016年8月17日,在昭通市镇雄县松林村的村小学,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正在上演。当地的少数民族同胞身着鲜艳的民族服饰,用热情欢快的歌舞,欢迎各方宾客到来。彝族学员唱罢一曲《小小酒杯圆溜溜》,苗族青年献上一首《敬酒歌》。
这次汇报演出是当地开展的彝族歌舞技能培训成果的检验和展示。
参加培训班的村民陶有芝高兴地说:“县里请专业的老师来教我们民族歌舞,我们学会了,还要组建村里的少数民族文艺表演队,今后旅游开发起来,我们的日子就会越来越红火!”
这是镇雄县实施的技能扶贫项目之一,旨在结合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定位,通过培训进一步挖掘本土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助力脱贫攻坚。
昭通市坚持“围绕产业培训、整合资金实施”的思路,积极推进技能扶贫专项行动,以乡镇为单位,依托当地的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增收致富产业,开展“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的技能培训。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7.95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接受技能培训达7.27万人次。
“我们各职能部门按照‘渠道不变、统筹规划、整合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针对就业前景好但培训资金需求较大、贫困户无力出资参与的挖掘机驾驶、装载机驾驶、汽车驾驶等技能培训项目进行整合实施,真正形成了合力,撬动了技能扶贫的支点。”昭通市人社局副局长邓怀江说。
劳务大军走天下转移就业促增收7月11日,昭通市巧家县举办了2017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专场招聘会。福建省龙海市、厦门市集美区人社局领导带着多家用工企业负责人,不远万里来到巧家县进行现场招聘。
这是昭通市开展劳务协作对接促进转移就业举措之一。他们将劳动力转移就业目标任务纳入指标考核和就业专项资金分配指标考核,采取“压实一个责任、组建一支队伍、创建一批基地、搭建三种平台、推进多方协作”的方式,高位推动转移就业专项行动。
2017年,借助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结对帮扶的契机,昭通市加强与广东省东莞、中山两市人社部门合作。目前,全市通过就业服务,累计输出7864人到东莞、中山务工。
范厚安是昭通市人社局派出的云南驻深圳人力资源工作站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部门成建制地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使人力资源的开发程度更深、更有针对性,对于许多等、靠、要思想严重的农村贫困劳动力来说,影响力和带动效果更好。这还能够保证转移就业的人岗匹配度,免去了老乡们自发外出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称心工作的后顾之忧。”
今年以来,昭通市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17.2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88万人,实现省外就业7.89万人。
精准扶贫走前头 人社扶贫来兜底
为了真正实现精准脱贫,2015年11月以来,昭通市人社局积极投入到部门挂钩扶贫工作中,负责4个县区5个行政村的挂钩扶贫任务,每年派出5个驻村扶贫工作队共20名优秀的年轻干部长期驻村蹲点。今年,5个驻村扶贫工作队分别成立调查小组,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完成了5个村3994户16195人的摸底调查,紧扣“一评一审一公示”,确保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让群众参与、得到群众公认,为各村脱贫摘帽打下坚实基础。
昭通市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的要求,全力开展健康、养老扶贫专项行动,努力做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昭通市人社局副局长吴燕萍介绍,该市人社部门加强与民政部门的对接联系,积极争取落实个人医保缴费补助,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低保人员,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由民政部门解决。目前,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95.59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5.88万人,参保率为90%。
在保障贫困群众病有所医的基础上,昭通市着力强化社会养老托底功能。当年脱贫出列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数达16.03万人,实现参保。
同时,对符合发放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做到不重不漏,按时足额发放,为贫困群众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