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辽宁人才派遣网,在这里为您提供最一流的人力资源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HR资讯-行业动态

技能人才积蓄鸢都发展新势能

近年来,该市通过政策引领、立体培养、评价驱动、平台支撑等举措,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成为推动潍坊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目前,全市高技能人才达到25.3万人,其中技师3.24万人、技师5300余人。1人荣获“中华技能大奖”、1人获得世界技能大赛、22人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119人入选山东省首席技师。

点面结合,多维度培养技能人才

发挥骨干企业带动作用。组织引导潍柴动力、歌尔集团等大型企业“因企制宜”,自主制定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北汽福田诸城奥铃汽车厂独创调试业务的五级培训模式,对调试人员实施差异化培训,先后培养出工21人、技师13人、技师1人。

开展新型学徒制试点。在潍坊技师学院、潍柴大学和高密豪迈集团3家单位率先开展新型学徒制试点,组织技工院校和企业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学员在学校按照世界技能大赛要求进行实操训练,在企业以“名师带徒”的模式进行培养指导,实现“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豪迈集团为每位新职工确定1名师傅“传帮带”,设立王钦峰技能大师工作站,先后培养高技能人才110余名。

创新发展技工教育。围绕市场需求和企业转型需要,调整优化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目前全市技工院校特色专业达100多个,涵盖机械加工、汽车制造、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推动技工院校与大中型企业通过共建实训基地、举办冠名班、订单式培养等途径,助推校企合作纵深发展。目前全市共有技工院校15所,在校生3.2万余人,连续10年每年招生过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9%。

评价驱动,多渠道塑造潍坊工匠

每年围绕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开展各类工程评选活动,为发现、选拔和激励优秀技能人才搭建舞台。2005年就已开展首席技师评选,2016年将技能人才纳入鸢都产业领军人才工程遴选范围,以能力、业绩、贡献为导向,给予每名入选的技能类领军人才20万元项目经费资助。目前全市有5名技能人才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1人被评为鸢都产业领军人才。

坚持常态化“大赛选才”,连续8年举办市级职业技能大赛,组织行业竞赛300余次,竞赛工种120余个。一大批高技能人才通过竞赛脱颖而出,成长为“潍坊工匠”。山东工业技师学院袁强获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

率先开展企业自主评价试点。坚持企业主体,创新人才评价,在潍柴动力、盛瑞传动等16家企业开展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试点,使评价内容与企业需求衔接、评价结果与薪酬待遇挂钩、评价导向与人才发展目标一致,着力破解企才脱节难题。2018年,仅潍柴集团开展的评价工种就达20多个,获得职业资格的达4000人,自主评价工作得到了企业、职工的高度认可。

平台支撑,多载体助推技能创新

2012年,山东省与教育部确定共建潍坊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率先在职业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之间开展“3+2”“3+4”教学试点。同时,在市内实现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的学籍互转、学分互认,以此贯通与普通教育融合发展的“立交桥”。作为试验区的重要支撑项目,山东(潍坊)公共实训基地正加紧建设,目前已投用10万平方米,可同时承担10大类20个专业2万人集训、竞赛、实训,建成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大数据与云计算等7个高端实训平台,累计提供实训服务3万人次。

大力推进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2015年起,对创建为市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或技师(名师)工作站的,市财政分别给予2-10万元的经费资助。目前全市共建有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省技师工作站20个、市技师工作站30个,完成创新成果达760余项,开展技术攻关800余项,申报发明专利50余项,累计创造效益5.7亿元。潍柴集团首席技师王树军创新工作室自2013年成立以来,改造、制造柔性设备生产线5条、自动化设备109台套,实施重大创新项目230多项,被评为“全国机械冶金建材系统示范型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王树军也先后荣获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返回上一页]
在线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