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辽宁人才派遣网,在这里为您提供最一流的人力资源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HR资讯-行业动态

为新旧动能转换培养“三高” 技能人才

回看两年前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 我国成绩斐然, 取得5金、 6银、 4铜和11个优胜奖。研究这份成绩单, 大家会惊奇地发现, 在29名获奖选手中,竟有24人来自技工院校。

我国技工教育在世界技能舞台上的惊艳表现, 体现出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 众所周知,我国技工教育生源基础相对较差。有调查显示, 技工院校每年招收的新生中, 70%以上是初中毕业生,甚至多数是中考时达不到普通高中水平的学生。 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技工教育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培育出国际的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实属不易, 足以令全社会对他们表示尊敬。

同时, 我们还要深入思考, 为什么不能发挥技工教育的资源和作用, 给技工教育工作者更大的平台, 让他们也能聚天下英才而育之。 那将会有更更多更优秀的大国工匠脱颖而出, 成为现代制造强国的栋梁之材。

我们疾声呼吁社会观念的转变和体制改革, 希望为技工教育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但技工教育首先应该继续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通过自我革新实现新的发展。 其中, 坚持高端引领是首要问题, 这是技工教育生存发展的立足之本和价值所在,也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从目前技能人才培养的总体格局看, 技工院校无疑仍处于主体地位。 未来, 技工院校更要以足够的勇气, 无畏的精神, 充分的自信, 继续引领全社会技能人才的培养, 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一是专业设置上的高端引领。发挥技工教育适应能力强、 反应机制迅速的特点, 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调整设置专业, 为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培养无缝对接的高技能人才。

二是要着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高端引领。 全面实施校企双制的一体化教学改革, 普遍推行国际标准的培养体系。 遵循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 专注于核心能力培养, 踏踏实实地改革课程体系。 重视以工匠精神为显著特征的职业素养的培养, 打造具有较高核心技能和较高职业素养的大国工匠。

三是强化职业资格的高端引领。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人才培养, 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多元评价体系, 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 培养具有现代科学素养和高超职业技能的技师、 技师。

四是保持技能竞赛的高水平。在人社部门统筹规划指导下, 建立完善竞赛体系, 加强对竞赛的研究, 引进国际竞赛标准和科学方法。 巩固竞赛基地, 培养拔尖人才, 继续在世界技能舞台上争金夺银, 为国添彩。 同时要将世赛标准转化为课程内容, 以赛促教, 带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五是实现生源起点的高端化。要超越 “中职学历层次” 的办学定位, 以更宽广的视野思考问题, 广开门路。 要认真落实相关待遇, 吸引更多的高中生、 职业院校学生就读, 进一步改善生源结构, 提高生源质量。 要与促进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相结合, 采取有效的激励政策, 灵活的方式方法, 实施弹性学制和 “学分银行”, 逐步把高校学生纳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范围。 既要 “面向人人”, 又要吸引高端生源, 在较高知识层次的基础上, 培养适应新技术革命的 “卓越技师”。既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 也为新旧动能转换培养 “高知识+高技能+高素养” 的 “三高” 技能人才。 同时, 广泛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 把企业新职工作为培养对象, 校企双制, 工学一体, 提高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高端引领, 最重要的是要求技工教育工作者更新观念, 不必纠结于学历、 招生平台, 等等; 不必妄自菲薄, 邯郸学步, 谋求于挂这牌那牌。 技工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 “面向全社会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体系” 的重要载体, 具有职业教育的共性, 又有特殊的优势和职能定位。 因此,发挥技工教育优势才是关键。 既要积极争取有利的条件, 又要跳出现有学历体制的窠臼, 解放思想, 放宽视野, 勇立潮头, 敢为人先, 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 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构建新的发展框架,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44届世界技能大赛开幕在即, 本次世赛技工教育依然独领风骚。 相信以技工院校选手为骨干的中国军团将会比上届有更为出色的表现, 向全世界展示 “技能中国”的卓然风采。

[返回上一页]
在线咨询服务